二月二,龙抬头。
过了二月二,桃源村的耕种陆续开始。
这次,村长牵头,换了更便宜的自配肥。
说起这个,就不得不提起话题中心人物——沈静文。
谁能想到,老沈家闺女就是看本书,都能找到种地的办法呢?
艳羡的话更是传了不知道多少。
这下给沈静文介绍对象的更多了,沈母却都没应下,只说‘想再留闺女两年’。
等村里都完成耕种,已经到了二月底,村长响应上级号召,组织村里年轻人利用夜晚‘自我提升’。
请来几位‘老先生’给大家讲解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。
屠教授也在其中,村长还提前申请,允准屠教授夜间教授常用文化知识。
这对屠教授来说,可是个难得的机会。
沈静文送上了自己精心呵护的一小盆薄荷,还俏皮的说道:“屠教授,有了这薄荷提神醒脑啊,您的课一定是最受欢迎的!”
屠教授笑的见牙不见眼,两人正笑的开怀之际,苏晴来了。
一进门看到沈静文也在,苏晴脸上的笑立即一僵。
上下打量沈静文一眼,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,这沈静文过了个年,竟然出落的更好看了!
眼中笑意被怨毒取代,苏晴却偏要装出一幅和沈静文关系好的塑料姐妹花样子,“静文也在啊!屠教授,听说明晚开始您要在村里上课了,这支钢笔送给您,祝您一切顺利!”
“哟,还是派克的呢!这可贵了!”沈静文适时插嘴,表达了艳羡。
更是让苏晴脸上的得意怎么都遮不住。
瞥一眼桌上不起眼的绿植,苏晴更加鄙夷:沈静文还真是村里长大的,送个礼都这么小家子气,一盆绿植就想拉拢人心,想什么呢!
沈静文也看出了苏晴的鄙夷,当即悠悠补了一句:“这东西,买都没地方买吧?苏知青,还是你有办法!这么难搞的东西,都能搞来!”
这吹捧的话一出,苏晴更加飘飘然起来。
嘴上说着:“不是什么大事,一只钢笔我还是能送得起的。”
心里却意外:这沈静文还挺有见识,还知道这东西不好搞!
幸好自己早就准备了这东西,不然可真是要开天窗!
苏晴还沉浸在自己‘就是比沈静文厉害’的情绪中无法自拔。
丝毫没看到屠教授脸上的笑意收敛,盯着那只价值不菲的钢笔,再度陷入沉思。
这姑娘一出手总是大方的很,只是在这偏僻小城镇,这样的‘阔气’实在太过拔尖。
不得不让人怀疑,她背后究竟是什么人在支持她有如此高消费、高质量的生活。
“苏知青,你的好意我心领了,但我一个老头子,还是用不惯这硬笔,我用毛笔也能办公!”
屠教授一句话,就将苏晴拉回现实。
苏晴脸上的得意都没来得及卸下,立马就变了神色,焦急的凑上前试图让屠教授看清楚,这可是他最看重的笔呀!
“屠教授!我...这!”
“好了好了!知道你是好心,但我一把老骨头了,实在是用不惯这时兴的东西,再说这新东西,还是你们年轻人适应的好,苏知青就先回吧!”
苏晴再度被屠教授拒之门外,她咬牙思索,都没能找到问题根源。
回去路上,才终于想通了:屠教授这么大年纪,硬要人家改变书写习惯好像也不大好,那就自己写一笔好字,惊艳所有人好了!
此时,苏晴已经幻想着自己被人众星捧月的围在中间,问字为什么写的这么漂亮!
苏晴拥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心脏,一头受挫,就能立马从另一头找到行动动力。
上辈子,她也是这样,孜孜不倦的拆沈静文台。
这次,沈静文不动声色拆一回她的台,算是还回去一点。
等苏晴一走,沈静文本想提醒屠教授,不料却先被这位睿智老人点了。
“静文啊,我看你跟这个苏知青很熟,你要多长个心眼,别什么话都跟人家说才好!”
沈静文一听,这不正是自己想说的话吗!
屠教授难道已经知道了什么?
沈静文心跳的又急又快,“教授,我!”
“我明白,你们年轻人跟我们这一代人生长环境不同,想的也不同,但你记住一句话。”
“任何时候,防人之心都不可无!”
“这并非卑鄙,而是自保的一种手段。我们大多数人,一辈子都难以跨越的一道沟,就是嘴上强硬,心却软。”
“你得反过来,心里硬气,嘴上让它一寸又何妨?”
“俗话说,嘴上吃亏不叫亏么!”
屠教授说完,便起身去往自己的书桌,拿来一本‘讲义’递给沈静文,“这个是我明天准备讲的内容,你提前看一下,有不懂的准备好问题,明天课上解答!”
老教授的话让沈静文振聋发聩。
嘴硬心软,说的不正是上辈子的自己么?
沈静文接过讲义,神思不属的走了。
回到家都还在想屠教授的话。
“嘴硬心软......”
眼前回闪过上辈子和霍潮相亲的画面。
苏晴意外跌进霍潮怀里,所有人都惊呼出声,连霍潮都通红着脸不知所措,却没人想要立刻起身。
其实从那时起,沈静文就明白,霍潮并没看上自己。
可后来,母亲唠叨两句,家里情况不好,二弟还想上学......沈静文又心软了,稀里糊涂就嫁进了霍家。
再后来,被霍潮母子压榨,也是嘴上说的硬气,实际上并未做出反抗。
只因一句:什么人不是这样过活?
沈静文就歇了所有心思,只觉得自己命不好。
其实,并非是命的原因啊......
不知过了多久沈静文睡过去,身旁老太太长长叹了一声。
隔天是个好天气,沈静文收拾好上课要用的东西,就去了自家地头查看情况。
却发现田亩之上,刚出土的嫩芽竟然一片片发黄!
这不是个好消息。
今年第一次换肥就出了这样的事,沈静文立即记录情况去找了村长。
村长一听,也是一脸焦急。
“静文啊,这事先别声张,你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?”
沈静文皱眉沉思一下,想到自己找到的那本书,便说道:“叔,我不能打包票,但可以试试看,过来就是提醒您一下,要是有人找来您别慌。”
“哎哎,好!你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,那可是帮了大忙啊!”
村长送走沈静文,思索良久还是赶到镇上打了一通电话。